时间:2023-02-08 13:58:39 | 浏览:119
解读百家姓范姓。范氏大成宗谱,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678万。
早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就盛行编修宗族谱谍之风。由于门阀士族是社会的中心,门阀士族的家世格外受到重视,当时“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国家设有图谱局,置令史负责其事,谱谍起着“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作用,成为门阀士族等级的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上“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范仲淹所处的宋仁宗后期是宗族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这时社会稳定,政治上的科举制和经济上的土地私人占有制已经确立,随着宋代社会成长起来的最初几代士大夫进入了权力和财富的鼎盛时期,他们不约而同的肩负起复兴宗族制度的历史使命。范仲淹晚年也不可避免地把精力投入到这个使命中。
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设置了义庄,并拟订章程日:“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分子孙支流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宋皇佑三年(1051),他又亲自为范氏家谱作序,使范氏族谱的编修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皇佑、至和年间,欧阳修、苏洵也先后编写了本家族的新族谱,为后来中国民间族谱的纂修树立了榜样。受范仲淹、欧阳修和苏洵的影响,南宋修纂族谱的人逐渐多起来,保存在南宋士大夫文集中的谱序、谱跋约有数十篇之多,记载了当时族谱的体例。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奉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族谱的修纂更加频繁,渐渐形成了数十年一修的传统。尤其是到了清代,大的宗族一般主张三十年一修,故时人认为三十年为一代。频繁的修谱活动使得族谱体例更加完善。
丰城范氏编修族谱
江西丰城《范氏大成宗谱》就有宋绍兴元年(1139)、绍定二年(1229)、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八年(1506)、清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等年代修纂的情况。
长乐范氏编修族谱
而迁居四川华阳的长乐范氏也于道光七年(1827)由十三世孙范云程主持重修,光绪九年范氏十五世孙范宗政增修,民国五年丙辰秋(1916)三修,公元二零零九年乙丑冬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