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9 20:39:55 | 浏览:106
解读百家姓喻姓。喻姓在全国各行各业中引领风骚的人物不在少数,喻全贵的致富经。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来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人口约七十一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45%左右。喻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为应对国际金融风暴,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的决策。其中:在农村组建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就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农博网上看到,长沙县惠农村为组建农村合作社作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已经取得了成功,我认为可喜可贺。笔者看了后,觉得符合中央政策,又对中央政策作了诠释,具有借鉴作用,如此,特转录如下:
10月中旬的长沙农村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成片成片等待收割的稻田像金色的地毯一般广阔伸展,与点缀在山脚下、稻田边的白色楼房,纵横交错的乡间公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机勃勃、悠然惬意的乡村图画。
一路赶往惠农村的车上,汇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喻全贵有些累了。这是一位50岁上下、衣着简朴、额头饱满、慈眉善目的农民汉子。几天来,他东奔西走,很是忙碌,刚刚离开在济南举行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合作社展台,又要急着回去组织收购农民的稻谷。
此时,喻全贵的手机里显示出一条短信:根据本公司与合作社签订的4000吨优质稻收购合同,公司应付收购款800万元,其中100万元预付款已打到贵社账户。看到这条信息,喻全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现在我们不愁稻谷的销路!”
一条7公里长的水泥公路顺山势从金井镇蜿蜒到山凹里,惠农村到了。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路边不时闪过一幢幢别致的农家小洋楼,一些村民已经提早收割完稻谷,将它们晾晒在路边。
“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合作社建立以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惠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拿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来说,2007年度社员靠种植业创收过5万元的有8户,过10万元以上的有3户;靠养殖业创收过10万元以上的有10户,过50万元以上的有4户。”说起合作社为惠农村带来的变化,喻全贵立即来了精气神儿。
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一片明黄色的建筑尤为显眼。仔细看去,合作社的门牌上写着:长沙县汇龙生态农业合作社。
“这一切并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就是汇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场所。汇龙生态农业合作社是以前的名字,今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按照规范要求,我们重新登记为汇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这块牌子还没来得及更换。”随着喻全贵的指引,一座四合院式分布的建筑呈现在眼前。
几辆大型运输车停在院中,车斗已装满了货物,等待外运。院子的左边是两层的办公楼,右边和后边是合作社的拳头产品——藠头加工车间。走进办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宣传栏、合作社基地分布宣传栏以及2006—2010年五年工作目标宣传栏。
进入办公室和会议室,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着,墙上贴着的合作社规章制度一目了然,对财务,差旅费、电话费开支,用车及货物运输,劳动用工管理,安全保卫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在规章制度的旁边,一张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明确写着:质量管理体系经审核符合:ISO9001:2000;适用于下列范围:藠头等盐渍蔬菜食品加工和服务。
此时,一位办公人员搬出了一大摞材料,各式各样的表格令人眼花缭乱。随便翻开几页,有优质稻免费供种明细表,有与各村签订的产品订购合同,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清单等,每一类表格上都有社员的签字和联系方式,同时还包括了制作精美的合作社宣传册、社员证,科普惠农信息员花名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详细资料。
这些表格、宣传册、标识、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规范、统一。喻全贵和他的合作社在内部管理和形象塑造等方面显然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一切并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的需要。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表格和签字,社员心里不踏实,我们也不好管理,更谈不上按照国家法律规范运作;没有这些精美的宣传材料和图板,我们在品牌打造和经营活动中就没有良好的形象,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会议室里,喻全贵特别指着墙壁上的几个字说,”我们做的这些工作都在追求一个目标:真诚合作、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农村,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合作社理念。“
这个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合作社经历了怎样的创业历程?谈起这些,年过半百的喻全贵打开了话匣子。
”都是市场逼出来的“
”都是市场逼出来的!“说起最初的创业,喻全贵首先这样说。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像许多个体户一样,喻全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意识。1978年,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担任生产队长的他就自作主张把生产队的山林田地统统承包到户,把集体猪场的猪分到各家各户实行”公有私养“,自己则开始从事生猪贩运。1986年,先富起来、被村民认为有些能力的喻全贵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然而,惠农村的情况并不乐观。”我开始当村支部书记那会儿,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200多元,集体可支配收入2400元左右,农民的日子很艰苦。当时,我就有一个心思:总得为农民办点事。“
从那时起,喻全贵放弃了自己的生意,开始想办法为村集体、村民寻找收入来源。
一位理事会成员这样评价说:”喻社长总是在积极寻找市场机会。“1992年,一次有关蔬菜种植的会议上透露的一个信息让喻全贵感觉到了商机。”听说种植刀豆,可以出口日本。1992年,我们开始引进刀豆,并办了一个小型加工厂,开始尝试向日本出口,但数量非常有限,都是小打小闹。“喻全贵说,”合作社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刀豆出口日本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后来的发展打了一个好基础。“
在与日本客商的接触中,喻全贵发现了更大的商机。一种名为”藠头“的农产品虽原产于中国,但在日本的消费量却很大,日本进口的藠头80%来自中国。有的日本客商也建议喻全贵他们种植藠头。
从1993年开始,喻全贵带领一小部分村民开始种植藠头,并办了一个加工厂。1998年,他们种植的藠头产量越来越大,成品出口量达到600吨。但这时的出口开始受到日本的限制,日本对进口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并要求采用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并便于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管理,我们发动村民集体、成片种植。这时,我发现,成立一个负责管理和服务藠头种植的组织就势在必行了。因此,我们成立了藠头专业协会,并于2004年在长沙县民政局登记。“喻全贵说。
在此期间的1996年,喻全贵在外贸往来中还了解到,在港澳地区,瘦肉型猪肉销量可观。因此,很快又办了一个瘦肉型猪肉加工厂,并建立了一个惠农养猪协会。”当时集体猪厂数量少,发动农户集体养殖,要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没有一个组织不行。我认为,只有靠协会才能管理。“喻全贵说。
加上原有的优质稻种植,惠农村已经开发了三种主导产业。为了便于统一组织、管理,2005年,喻全贵与其他10位种植、养殖大户联合成立了汇龙生态农业合作社。
2007年9月2日,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登记的要求,汇龙生态农业合作社更名为汇龙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是我们合作社的主要经营范围,但原有的优质稻种植、收购和瘦肉型猪肉养殖、加工仍然接受合作社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只是这些社员和经营情况不再纳入工商登记的范围。“喻全贵认为,合作社登记的经营范围为蔬菜,并不是说只能经营蔬菜,可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到目前为止,在全村864户中,已有165 户入股合作社,其中企业社员1户(长沙惠龙食品有限公司),农民社员164户。社员股金达112.68万元。在11位理事会、监事会中,还有部分人员管理着加工和农业生产两个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主要有:藠头加工厂、菜食加工厂、竹木包装加工厂;农业生产基地主要有:优质稻种植专业基地2000亩、油茶种植专业基地1100亩、藠头种植专业基地3000多亩。合作社社员和基地的覆盖范围是跨地区的,不仅包括长沙地区,还包括南边的浏阳县、东边的平江县(岳阳地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喻全贵带领村民走市场、建协会、促增收,直到发展合作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演变的过程。”合作社之所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民愿意加入,主要得益于两个平台:一是村支部的大力支持。由我这个村支部书记牵头,农民觉得有威信、信得过;二是建立了多个加工厂。能够让农民的初级农产品能够在加工、包装环节实现增值,并出口到国外市场。但同时,合作社具有吸引力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真诚合作。“喻全贵深有感触地说。
”合作社与社员双方都要真诚合作“
真诚合作是汇龙蔬菜专业合作社办社理念中的第一句话,也是喻全贵最看中的。他说:”这是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农村的基础,合作社与社员双方都要真诚。“
如何体现真诚?喻全贵举例说,在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中,合作社要真诚、讲信誉,说是按保护价收购,就不能根据市场价格变动随意改变。同样,社员在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后,也要守信用,不能哪里价格高卖给哪里,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为此,合作社在给社员统一发放的”社员证“中,对”真诚合作“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特别规定。
在喻全贵看来,合作社的”真诚合作“并不能停留在理念和空谈上,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最关键是要把谋求社员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
多年来,合作社在获取经济利益后,不仅按照章程分红返利、按交售产品返利(去年返利30万元),还着重从四个方面对社员实行利益倾斜和照顾:
一是免费提供藠头种子、蔬菜种子、优质稻种子给社员种植,仅去年提供种子款达130万元。
二是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困难。首先是加强同信用社合作,合作社出面担保,使社员的小额信贷每户由6000元额度增加到30000元,仅这一项就有60户社员入围。种植户郑有根取得小额贷款后,藠头种植面积由常年的20亩发展60亩,全社范围内种植20亩以上的达到25户,养殖户喻仲伯在上半年生猪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依靠贷款,仍保持了母猪50头和育肥猪200头的存栏量,终于迎来了猪价的回升,预计今年纯收入将过10万元。其次是合作社出面协调,社员之间相互协调资金。再次是合作社直接给予资金垫底。如社员袁跨刚种植藠头70亩,合作社将种子25吨送到他的种植地后,还送去垫底肥料资金25000元,供其无息使用9个月。
三是为社员外出学习、教育培训和制作技术资料提供资金,近年来共支出18万多元。
四是多种形式的分红返利,目前主要是以无偿供种,或以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包装等的价格补贴为主,近年来这些形式的返利总计82万元。
合作社还促进了更多村民在加工行业的就业。办事楼旁边的合作社加工厂里,一溜儿排开的大缸里浸泡着晶莹润洁的藠头,数十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戴着口罩正在不同工序的车间里紧张地忙碌着。在成品车间里,一盒盒包装精美的蔬菜产品正等待装箱外运。打开一盒,里面有刀豆、蕨菜、辣椒、萝卜、豆角等等,足有20来个品种。”这些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有的是社员,有的只是普通农民,包括其它加工厂里的工人在内,我们共安置了300多村民务工。合作社按照记件的方法为他们计算收入。有的干得好的,光加工收入一项一个月能拿好几百呢。“一位办公室的财务人员说。
下午5点,加工厂下班了,合作社大院里顿时热闹起来。看着村民们面带笑容地走出大门,喻全贵说:”说话要算数,东西做得好,有销路,农民才满意。我们就是要靠诚信打天下!“
”合作社怎么可持续发展“
合作社办公楼的二层专门设置了一间挂着”技能培训基地“牌子的房间,里面有上百个座椅和配备齐全的电脑、音响、投影仪等设备。一般人看来,技能培训在合作社中是司空见惯的。没什么特别之处。而喻全贵则认为:恰恰是技能培训,对农民、对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喻全贵一直在考虑:”合作社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多年的合作社实践中,他发现,农民的思想不好统一,标准化和技术的普及有一定难度。农民的质量意思还没有建立起来。要真正培养农民降低能耗、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员的知识和管理水平,指导农民生产符合市场和客户要求的产品,展开经常性的科技培训,就成为合作社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为此,喻全贵总是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并亲自上阵为农民培训。培训的内容都是他平时在读报、看电视、跑市场、上网中了解到的市场观念和国家政策。”除了我讲课之外,大部门培训都是请相关专家上门授课。比如,藠头的种、管、收,良种猪的生、育、防都有专门的讲课。“
合作社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合作社举办培训班24期,组织收看远程教育农业课或放映科技录像60多场,发放技术资料的软盘和小册子10000多份,参加学习的合作社社员和农民有2600多人次,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与时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了一个农技科研小组,聘请一位退休的科技干部担任小组组长。”建立这个小组就是想全力培养合作社的自主创新能力“,喻全贵说,”同时,我们狠抓从合作社初期的‘种什么、卖到什么地方、得到什么价格’的简单经营向创品牌、争名牌、以名牌立社经营理念的转变。我们投资120万元对原有厂房进行了标准卫生的整合,建立了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注册了‘金菜王’、‘大年初一’两个商标,在所有商标外包装上都统一印刷了合作社的社徽和商标标识。“
说到这里,喻全贵眼神里闪过一丝忧虑。他说:”再好的想法也要有好的领头人和队伍来实施。我年龄大了,一直想找个接班人,把合作社的事业继承下去,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尽管如此,在喻全贵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留学日本的女儿毕业后回来,从事合作社事业。他曾经含蓄地对女儿说过:”农村天地广阔,合作社大有可为:一是国家政策好,做好了,国家给予扶持;二是做好了,农民高兴、得利,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