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8:15:23 | 浏览:124
人总是对于一些美好的事物都会有兴趣,名字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让人印象深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是比较顺利的。许多家长对于新生儿起名总是抱着很大的期许,但是往往取出来的名字总是差强人意。本期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取名过程中会有什么误区,您需要注意的。
误区一:名字与姓氏连读产生不良谐音效果。
名字本身很好,但与姓氏连读则闹笑话。网络上颇为常见的此类姓名有“朱逸群”(猪一群)、“焦厚根”(脚后跟)等,虽然有些只是网友自己想出来的笑话,但现实中名字出现不良谐音的例子还是确实存在的。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为家长当初给孩子取“常子清”一名,谐音“自清”,愿孩子做人清清白白,清者自清。不料,孩子上学以后,人家笑他“肠子轻”,回家常对父母二人发脾气,恼火当初给取了个这样的名字,还动不动就气得不吃饭了,作父母的是既心疼又后悔,无奈之下想到了改名。这种谐音效果本不是父母想要的,只是一时大意,建议家长取名时多读几遍,避免误会和不良谐音。
误区二:名字中性化过度,性别出现尴尬。
传统家长为孩子取名常遵循这样的规则:男孩子取名偏向阳刚,女孩子取名偏向阴柔,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给孩子取名主张偏向中性化,尤其是女宝宝,主要是因为如今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地位日渐提高,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待也相应提高,父母也希望女儿在传统女性温柔顾家之外能有更大成就,而且这样的名字也较为新颖时尚。对于这种趋势,我在赞可的同时也提出提醒,取中性名可以,但别过度。有位家长当初以为给孩子取个中性名比较不落俗套,不曾料想,名字过于大气,以致于孩子上学后,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以为是个男孩子。更让这位家长郁闷的是,帮孩子办证件或者报名时,别人一看名字总是在性别一栏直接就填上“男”,此外女儿性格又很温柔,跟名字形成很大的反差,给人很别扭的印象。相反,也有些男孩名字偏于女性化,本人性格又比较内向,名字就往往成为一些朋友取笑的话题。
误会三:对孩子期待过高,主观与客观形成明显反差。
名字总是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盼。从其呱呱坠地之时,就承载了父母的期待与希望。常有家长为孩子取一个期待很高的名字。然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改变。名字只是寄托了家长的期盼,孩子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如此。有这么一个案例孩子名字为“高俊”,当初取此名时,就是希望孩子长得高大英俊,稳如泰山,而随着时间推移,却发现孩子长得比较矮小,相貌也比较普通,孩子上学了,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忍不住小声议论或者捂着嘴偷笑。这位家长担心这样下去会让孩子更加自卑,因此希望我给改个合适的名字。在此,提醒家长,给孩子取名时寓意不可太极端,还是以注重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为主比较合适,倘若名字与本人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名字与本人气质相反,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误会四:过于追求“与众不同”。名字起得“偏”、“生”,甚至连电脑都打不出来,造成众多不便,这是起名所不提倡得。
误会五: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
取名之时,家长很多都会首先考虑用家乡的方言或者普通话来读。但我国的方言种类繁多,去到另一个地方,入乡随俗,讲当地语言是在所难免的。有位同学名字叫做“荣松”,潮汕人,绰号“肉松”,因为“荣松”二字,用粤语念起来接近“肉松”,加上此人身材略胖,得此绰号,几乎终身难以摆脱。这位同学的家长当初取名时肯定就只考虑用潮汕话和普通话读起来非常响亮,而不曾想过,他们后来会定居在广州这样一个讲粤语的城市,孩子姓名用粤语读有谐音。建议现在的家长取名时还是应当考虑以后定居地的语言,防止出现上述两个名字的尴尬。
误会六:中国名字与外国名字的误会。
取个好名字,想必是每位初为父母者都为之操心之事。有时斟酌了许久,最后以两个字面含义非常美好的字作为姓名。如“安娜”一名,平安之“安”,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希望宝宝健康平安地成长,“娜”字为多音字,有婀娜多姿、身姿袅娜之意,非常适合女孩子,表达家长希望宝宝容颜清秀、娉婷玉立之意。两个字的含义,所寄托的都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思想,女孩子平安、美丽。然而不难发现,“安娜”一名亦为英文名“Anna”的译音,让人一读首先想到的不是中国的文化,而是外国的名字,难免有崇洋媚外之嫌。寄托在名字上的美好祝愿,则容易被人所忽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