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4:05 | 浏览:113
解读百家姓狄姓。溧阳狄氏之祖狄英籍贯,官职,南迁时间介绍。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姓文化之始祖狄英
溧阳狄氏之祖,为南宋时的狄英,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溧阳县志·始迁》载:“狄英,字天秀,天水人。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狄氏祖也”1。民国十四年(1925年)《溧阳狄氏宗谱》载:“始祖副使公于宋淳佑间由豫而杭,卜居于溧阳胥溪”,“始祖天秀公宋举贤良方正,仕于理宗朝,由杭州迁溧卜居胥溪”2。另据《溧阳狄氏宗谱敬爱堂支崇善堂分支》3载:狄英,字天秀,天水人。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狄氏祖也“,此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溧阳县志·始迁》所载一致。又据《溧阳县志·纪闻》载:”胥渚里在溧阳邑西北,其地有双桥两水之胜,村居如画,又名东野“4。
一、始祖狄英的籍贯及其与北宋大将狄青的关系
祖籍,有”原籍“之意,是指一个家族族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出生地。祖籍又是指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但他们或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来作为自己籍贯。
狄英祖籍为甘肃天水,为狄青之后。在南宋时,随着大量河南人迁往杭州,最后定居溧阳。
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溧阳县志·始迁》载:”狄英,字天秀,天水人。
据《狄公神道碑铭并序》载:“至和三年(嘉佑元年?1056)八月,上以枢密使、护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河中尹,天水狄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今河南省淮阳)。”狄青远祖出自甘肃天水,宋廷封其为天水郡开国公即缘此。因此,狄青的祖籍也是甘肃天水。
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14年)山西汾阳狄氏族谱序载:元金交侵,兵云如集,汴京失陷,民在汤火。我青祖之裔,携妻负子,流离散者遍于天下。有迁于南方者计五支,如金陵、安徽、泰州、芜湖、溧阳。又据山东滕州《三修狄氏族谱》序载:元金入侵晋(山西)卫(河北)一带,兵如云集,汴京失陷,而青祖的的一裔携妻负子流离奔散者不胜枚举,有迁于南方的五支,金陵(南京)、安徽、泰州、芜湖、溧阳。
由此可证溧阳狄氏乃宋朝大将狄青后裔。另,上海二工大狄建华曾对我提起,其伯父曾见过1948年修有家谱,上面明确记载我狄氏是源自山西纷阳。
另据《狄公神道碑铭并序》载“狄始周成王封少子于狄城,因以为氏。其后代居天水,至梁文惠公(唐名臣狄仁杰),乃大显于有唐。其子孙或徙汾晋间。公实西河人。”则说明,狄青或有可能是狄仁杰的后裔。
二、始祖狄英南迁时间
溧阳狄氏宗谱记载,溧阳狄氏始祖天秀公生于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十月十三日,享年89岁。
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溧阳县志·始迁》载:“狄英,字天秀,天水人。随宋高宗南渡”。据考证,宋高宗南渡为1127年,此时距狄英出生尚早88年。而民国十四年(1925年)《溧阳狄氏宗谱》载:“始祖副使公于宋淳佑间由豫而杭,卜居于溧阳胥溪”。“仕于理宗朝”。
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狄英的祖先是随宋高宗南渡;一是狄英是随宋室南渡。根据“始祖副使公于宋淳佑间由豫而杭,卜居于溧阳胥溪”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贴切。
三、始祖狄英的官职
南宋时,行政区划并不采用“省制”,而是“路制”。“省制”是元朝开始建立,明、清、民国及现在行政区划均沿用“省制”。
南宋建炎元年(1127),诸路遍设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政,南宋路分,皆指安抚司路而言。南宋初年,有两浙东、两浙西京西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等十六路。建炎四年,江南东、西两路合为一,则为十五路。绍兴元年(1131),江南复分为东、西两路,仍为十六路。绍兴十四年,利州分为东、西两路,则为十七路;乾道四年(1168)又合为一路,仍为十六路;淳熙二年(1175)复分两路,三年又合,五年复分,绍熙五年(1194)再合,庆元二年(1196)又分,嘉定三年(1210)复合。
元初,全国划分为12个一级行政区:1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中书省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内蒙的部分地区。十一行中书省为岭北、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云南、四川、甘肃、征东。元末,又分出许多行省,如中书省分出山东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有些行省区域过大,又划置分省,如福建行省内置建宁、汀州、泉州分省。
而溧阳宋、元、明时行政所属如下:《宋史·志第四十一·地理四》记载:
江南东路,府一:江宁。州七:宣、徽、江、池……江宁府,上,开宝八年,平江南,复为升州节度。……县五: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次畿。《元史·志第十四·地理五》记载:江浙行中书省,江南道行御史台,治集庆路。……领司一(录事司)、县三(上元、江宁、句容),州二(溧水州、溧阳州)。《新元史·志第十七·地理五》记载:江浙行中书省,江南道行御史台,治集庆路。……旧领上元、江宁、溧阳、溧水、句容,后升溧水、溧阳二县具为州。溧阳州,中。宋溧阳县。元至元十四年,改为溧州。十五年,升为溧州府。十六年,改溧阳路,领录事司并溧阳县。二十八年,罢路。止存溧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记载:应天府元集庆路,属江浙行省。……领县八。……溧阳府,东南。元溧阳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东南有铁山、铜山。西南有铁冶山。北有长荡湖,一名洮湖,于宜兴、金坛二县分界。西北有溧水,一名濑水,上承丹阳湖,东流为宜兴荆溪,入太湖,旧名永阳江,又曰中江也。西北有上兴埠巡检司,后废。溧阳州,中。唐以来并为县,元至元十六年,升为溧阳路。二十七年,复降为县,后复升为州。
南宋初期﹐各路均设安抚使司﹐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如系二品以上﹐则称“安抚大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宁宗后﹐各路兵民之政分别由都统制司等分管﹐安抚使反成为闲职。
北宋时,安抚副使只是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南宋设置的安抚副使和安抚判官,都系长官,这是因为资浅而降低使名之故。
故,始祖狄英很有可能任江南东路最高行政长官-江南东路安抚副使。
我溧阳狄氏是在明正统一年(公元1436年),五世祖士启、六世祖宗德两公开始立谱。溧阳县志之始也是明朝我十世祖狄斯彬所撰的《山居野志》。其时着书立说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当时明朝的说法。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溧阳狄氏仍北宋大将狄青后裔。始祖狄英,字天秀,随宋室南渡,于宋淳佑间由豫而杭,仕于理宗朝,任江南东路安抚副使(亦可沿用县志与家谱说法,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举贤良方正,致仕,卜居于溧阳胥渚。
1.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溧阳县志·始迁》
2、据《溧阳狄氏家谱》(公元1925年)
3、广州狄静远藏,溧阳狄氏研究会有复印本。
4、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溧阳县志·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