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财富起名

周易大师易经免费取名字-八字姓名测名打分查询官网

米家庵_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

时间:2023-02-17 12:35:20 | 浏览:117

解读百家姓米姓。米家庵,后改名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米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当代汉族米姓的人口大约有43万,为第二百一十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

米家庵_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

米姓文化之米家庵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化遗产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我国宋代着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据《米氏世系》碑记载,在元代至正年间之前就建有米家庵了。


明代被毁,清代重修多次。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曾修一次,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为牌楼亲题“米公祠”门额。民国时期,米芾27世孙米高秦千方百计保管米公祠中45块石刻,使这批珍贵的文物幸免于战乱,解放后米高秦主动献出石刻,运至米公祠存放。1956年湖北人民政府公布米公祠及其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以来,国家曾拨款对米公祠多次进行维修。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米公祠进行大规模的修复。不仅将仅存的牌楼过厅和宝晋斋修复一新。而且依据米公祠记石碑文等史料,增设了一进院,内有大屏风、半壁厅、怪山石、墨池;二进院通过“墨园觅胜”门,有洁亭、曲径通幽、米氏故里碑;三进院为石林、四百余岁的银杏树,树下矗立着五通记事碑;《重修米公祠碑记》、《米南宫志林序》、《净明斋记》《米氏宗谱序》、《米氏世系序》。园两侧建有碑廊,计16间,朱红廊柱,饰以雕刻,美观大方,内嵌砌米氏父子、黄庭坚、蔡襄、赵子昂等人的石刻,珠玑满壁,交相辉映。米公祠经过修缮后,前来观赏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方毅、张爱萍、张廷发、杨静仁等曾到米公祠参观,有的领导人还为米公祠题词。


景点介绍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着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到此参观,弘扬了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宣传襄樊,创建文明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


祠堂庭院清静,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杏参天,给人以清静幽深的感觉。米公人称“米襄阳”。他攻诗文,擅书画,尤善长行、草,史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美誉,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米芾绘画染山水,独具一格,被人称为“米氏云山”。米公祠原外米家庵,是米氏家庙,始建于元末,明代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并摹刻碑碣30余通。祠宇由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组成。除仰高堂的重檐歇山式外,其余均为硬山式。拜殿正中有帖墙四柱三间五楼式牌楼,每楼檐下置斗拱,起支撑和艺术装饰作用;牌楼两边额枋置有人物八仙图案,玲珑别致,庄重古朴。新建的碑廊和东、西两苑内镶有米芾、黄庭坚、蔡襄、赵子昂及近现代书法家的书法石刻100余通,为华夏米芾书刻的艺术宝库。

周易大师结合生辰八字易经诗经姓名学给新生儿宝宝取名字,根据生辰八字生肖星座五行楚辞国学五格改名测名打分软件,2023年新版在线免费查婚姻、王姓李姓张姓陈姓刘姓等百家姓婴儿取名字宝典大全.
天天财富起名 ©2020-2024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901028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