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6:49 | 浏览:128
经过揭露,扞海塘迎水面遗迹相对复杂,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扞海塘迎水面东部塘体用人工分层堆筑,土层间铺以竹编、芦苇,并用直径4厘米的木橛固定。塘体中还树立有两排直径20厘米左右的木桩,木桩用长麻绳缠绕相连。扞海塘迎水面西部是以经过粗加工的木料为框架,土、石为填充材料,以竹篱、竹编、竹索、麻绳等辅助材料加固组合而成,功能是加固粉土构成的海塘塘体。
木框架内自西向东分布着的八排木柱,上下间距1。2米的两层横木东西向贯穿木柱所在位置,用竹索捆缚加固后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最东侧木柱较为密集,木柱直径15~20厘米,基础部分用竹索捆缚南北向木料,局部利用横木东端榫卯结构予以加固。木框架东西两侧用竹篱对塘体土层进行加固和分隔。在木框架内,又有一道竹篱将木框架分隔成东、西两区。
西区宽约1。2米,在两道竹篱和木桩间填置砂土。东区除了东西两侧放置竹篱外,还在木桩间用竹编进行分隔,形成东西宽约3米、南北长约2。7米的大竹框,竹框内填置大石块和泥土。在木框架结构上部用竹笼装载小石块作为海塘表面护塘石,最后在塘面分层铺垫稻草、芦苇和泥土,钉以木橛竹梢进行加固,使之不发生位移。
通过对扞海塘本体的层位关系分析,本次发掘首次较为完整直观地揭示了吴越扞海塘遗址的主体结构形制、修建工序、工程做法,尤其是首次发现了海塘铺垫柴草加固等海塘埽工做法。据文献记载,该做法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才在海塘工程上使用,这一发现对研究唐五代海塘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材料。
通过整个遗址的地层关系分析,海塘修建、使用、修缮和废弃的相对年代得到确认。五代吴越海塘最早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从五代到北宋初年经过三次不同规模的修缮增筑,到北宋中期吴越扞海塘所处位置已成为陆地,海塘完全废弃并逐渐湮没,至南宋以后完全成为杭州城市的一部分。
对扞海塘遗址具体位置的确认,从时空关系揭示了吴越扞海塘与五代杭州城东界以及与临安城东城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据史料记载,由于传统的版筑土塘无法抵挡钱塘江大潮的冲击,后梁开平四年(910)钱镠就是通过此次“造竹络,积巨石,植以大木”兴建扞海塘,确保了五代杭州城墙的扩建,奠定了杭州在五代乃至南宋临安城时期的城市格局。
五代吴越国扞海塘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的最早海塘实物,对研究唐五代土木工程技术和海塘修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作为历史地理坐标对研究杭州古代城市发展史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