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8:23 | 浏览:342
不同的宗族之间在没有家谱的情况下或许连老祖宗都会分不清,但有了家谱的记载,这一切也就有迹可循。家谱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本期分析现代史中家谱的推广及复兴。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建华认为,“文革”后对家谱价值的重新认识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在学术界,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家谱拥有许多其他类文献没有的丰富史料,对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同时,“儒家文化里很多优秀的思想都在家训中得以完整保存。”但最主要的,它是人们寻根问祖的第一手资料。由此,海外华人的寻根带动了1949年后中国的第一轮修谱热。改革开放初年,诸多海外华裔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纷纷回大陆寻根谒祖,其中不乏显赫一时的政要人物: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美国加州州长骆家辉、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香港商界巨擘霍英东、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等。
“一直到1995年,中国谱牒研究中心成立7年,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海外华裔。”李吉回忆。寻根服务之所以主要针对海外归国侨胞,与现实利益分不开。例如1984年香港船王包玉刚回宁波老家祭祖时提出看家谱,当地有关部门临时为他复印了一部,还提前修好了包家在“文革”被破坏的祖墓。
为此,包玉刚很受感动,先后捐资数千万元,帮助宁波大学和北仑港的建设。由此,沿海一带省市对家谱的评价渐趋正面化。“当时沿海一带正在招商引资,海外华人回乡祭祖,按照政策地方上应提供一定方便,也是向在‘文革’期间对他们的族谱等保管不善表达一种歉意。”常建华对本刊记者如是说。
“海外华人的寻根文化很深,诸如安徽刘邦的后人、凤阳朱元璋的后人,回故乡投资,办厂子、修公路、办学校,政府当然支持了。文化交流多了,地区经济也提高了。”李吉说,“那时的寻根就是文化认祖,血缘不一定找得到。但他们有这样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