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8:39 | 浏览:393
众所周知姓氏家族文化在明代面临着一次大改革,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在此期间修订了一本自己的家谱,而因记忆的有限,许多家谱的记载是否靠谱?
那么,本期一起来解析家谱的记载靠谱吗?符合事实吗?
一般在读族谱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能让我们断定某信息不符合事实。
1、谱序中讲述宋元甚至明以前的家族源流。通常的故事是:本姓氏本姬姓,周被封某某地,得某姓氏,世代为显宦,居住在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祖先在宋代任某县令。
前几行故事几乎每一本族谱都差不多。在明代之前,王朝对大部分福建的乡村地区控制并不那么强,许多百姓是“无籍之徒”、“化外之民”。直到明代,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增强,这些百姓被编入户籍,参加科举考试,明清两代理学家推动士大夫礼仪文化下乡的成果渐渐显现,平民百姓开始祭祖修谱。这就使得符合士大夫伦理的“中原起源”故事成为族谱谱序普遍的模式。
2、世系中连续几代单传。有时为了附会一个有功名的祖先,世系图中,会在实际可知最早的祖先与那个有功名的“祖先”之间编出几十代人,但这无中生有的每一代都只有一个人,这种情况基本可以判定这部分世系图不是真的。真实的世系图往往一代有数人甚至数十人,在姓名旁附有简略生平、生卒年、婚娶、葬地。
3、除了靠经验判断,还有许多情况可以在详细阅读后判定,比如联宗(即两族或多族联合为一族)后修谱伪称为一宗。比如一个职业修谱者为某地的多族修谱,其中多有不实信息,那么再看到这个修谱者为某族作序,则应多加注意。
我想历史文献皆是平等的,所有编撰出来的资料都经过了人为的取舍,不论是二十四史还是一册契约文书,都需要仔细地甄别、互证。族谱也是一样,有些信息、有些人会被丢掉,有一些会被记录下来,而后编写者再添加上一些信息来使得他的叙事完整。作为民间文献,族谱记载着官方文献中未关注到的信息,记载着那个时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使得涵盖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历史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来说,是什么被族谱记住,是谁被家族遗忘,这个家族在数百年编写族谱的过程中添加了哪些故事,这一切是因为什么?这记忆和遗忘的过程本身,就是这个家族数百年历史的重要部分。但普通百姓大规模修谱都是在明代之后,明代之前几乎不会规律地两三代人修一次谱,(人们对于祖先的记忆一般不会早于自己的曾祖),因此明代之前的世系实在难以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