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8:42 | 浏览:115
解读百家姓滕姓。滕氏文化遗迹之古韵盎然的滕国故城,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
滕国故城位于今山东滕州城西南约七公里,地处平原。据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故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今日故城,城垣依稀可见。“外城”略呈方形、东西横陈。城西墙外南去,有一段堑壕,俗称“西海子”,为昔日护城河,城内东、南两侧各有洼沼一片。积水成泽,遍植莲藕,有“两池荷花、一城芙蓉”之称。
“子城”即内城,坐落于外城中央,高出地面约四米,略呈方形,周长十余里,城墙上的槐树绿叶成荫,花香四溢。城东北隅有一高台,为战国时滕文公所筑,故称“文公台”,亦称“灵台”。《诗经?大雅?灵台》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公台上尚存文公祠,《谒文公祠》诗句赞曰:“扰扰群雄事战争,独谈仁义不谈兵,凭凌齐楚今何在?赢得长存善国名。”台下有一池为“灵沼”。《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文王以民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谓其沼为灵沼。”滕文公筑灵台,掘灵沼,取与民欢乐之意。几千年来,文公台上先后建筑滕王阁、文公祠、真武庙、文昌阁等。
台前有两株古槐,东西对峙,古韵盎然,盘根错节,虬枝擎天。古槐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为国家一级古树。据传台前曾有“七杨八松九棵槐”之说。今日古槐,历尽沧桑,苍劲依旧,夏日绿叶蔽日,冬日虬龙舞天。时逢盛世,泽承阳光雨露,生机勃发,古韵流芳,溶天地之灵秀,被称为“神树”。
昔日灵台、灵沼、古刹、古槐,依楼阁殿宇之势,梵诵笙管之音,晨钟幕鼓,绿天如幕,殿壁森森,颇具规模。
今日文公古台,几经修缮。古台保持原始台基,高约十米,东西六十余米,南北五十余米。台上建有高数十米古式双重檐顶的文公楼,武中奇先生书写的“滕文公楼”与王学仲先生书写的“为善兴滕”巨额悬于楼上,悠远古朴,飞檐碧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绝胜于昔日楼台之雄观。文公楼殿内陈列着“文公问政”蜡像。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然友、毕战等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楼两翼为对称古式游廊,镶嵌滕国十大名人雕像。
文公台正门有清代魏积查砖刻楹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上联中“世子”即滕文公,是指后世怀念滕文公的德政。下联中“误滕王”之说,是因为此处本应祀奉滕文公,而时下却供奉了玄武大帝,此处飞阁非滕王之阁。“误滕王”另有一说,据明万历《滕县志》载:唐贞观十三年,贵族李元婴封为“滕王”,因其昏庸无道,鱼肉乡里,被贬谪为洪州都督(今江西南昌),在那里又仿建了滕王阁。唐代诗人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使之名声远扬。该句意在点出勿将此处飞阁与唐代李姓“滕王”相误。可见当时文公台之壮伟。
文公台东侧有古碑林,荟萃了唐代以来的三十余块碑碣。碑林中央立有宋代“圣谕碑”,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宋太祖赵匡胤圣谕:“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今观之不仅为书法的精妙所吸引,更为颇有深意的文字所动。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今日文公古台,地处墨圣故里,北邻孔孟之乡,南望楚天祥云,西濒微湖碧水,风光独秀,物华天宝。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访古寻幽、怀古思贤的文人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