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百家姓朱姓。走进与皇帝同宗的齐鲁第一古村,朱家峪。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 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据传,战国时期便有庐于此,原名城角峪,朱氏于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与皇帝朱元璋同 宗,复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虽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 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三面环山,南接胡山,西连胡 山森林公园,北临齐鲁世博精品园;域内面积七千亩,有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古泉等大 小景点八十余处,系休闲、旅游、度假的一方宝地。
章丘自古多宝贝,人杰地灵。说远的,距今四五千年,以黑陶文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的发 祥地就在城西城子崖。说近的,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史上蜚声全国的“祥”字商号创始人孟 洛川及其家族就在城北旧军村。因而,朱家峪这座颇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便像大树下的无名草一 般,被罩了个严严实实,无人知无人晓。虽然村子紧靠309国道,西距山东省会济南仅45公里, 但多少来往的人却总与其失之交臂。也正因如此,村子的古老风貌,也可以说是“原生态”才 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没有像其他一些古村镇一般变得面目全非。
据《章丘地名志》,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称富山峪。明洪武初年,朱氏家族自河北 枣强迁到该村。因“朱”为国姓,据考该村朱氏确与朱元璋同一脉系,便攀上高枝改村名为朱 家峪,遂认朱良盛为本村朱氏一世开基祖。算起来,距今有600多年了。
朱家峪村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第一标本”,至今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 ,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古村域内面积七千亩,有祠 庙、楼阁、石桥、故道、古泉等大小景点八十余处。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系休闲、 旅游、度假的一方宝地。
朱家峪东南西三面青山环抱,北面是广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师椅上。村口在北 ,一进村便像打开了一部史书。村里人少,外来人更是稀罕,一派寂静。阵阵蝉呜外,偶尔传 来几声犬吠鸡叫。很远就可听到收工下坡的人与老槐树下纳凉的老人打招呼的声音。
穿过已是断墙残垣的圩门、哨门,在泛着幽光的山石古道、石桥的引导下,走过一座座房 檐上长满衰草的石砌老屋,推开一扇扇斑驳的黑漆大门,都会找到些久远的故事。房前屋后那 沉睡已久的石碾、石磨、石臼、石缸、古井和镶在墙上的拴马石,也都会成为那首古老乡谣的 美丽音符。
与江、浙、皖、赣那些富豪云集、雕粱画栋的古镇迥然不同,朱家峪朴素而天成,绝无奢 华与气派,少了许多脂粉气。由于是典型的北方山乡,村民自古生活简朴,男耕女织,民居、 桥梁和古道也就地取材,靠山吃山,以石筑造。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也不 追求排场,院井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可见村里人始终遵循《朱子 治家格言》中“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和“耕读传家”的古训。那些祠堂、楼阁、圩门等也都 体量不大,巧妙地躲藏在绿树、山石中,给人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景象。
与江北平原的村庄也有不同,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 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 静谧,扑朔迷离,常常会令初来乍到者找不着北,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
从进村的第一道门——礼门开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 ,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双轨”不为好看,而 有其独特的用途。早年村里就规定,走路必须靠右行,两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这与今天 的交通规则不谋而合。古道的尽头便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小径,为了防滑,斜坡上的道心用的是 沙石而不是青石。有趣的是,在村的中央,还有两座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青石拱桥,上下皆可行 人走车马,大雨时,桥下亦可行洪。桥身青石垒砌,不用灰浆,虽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依然坚 固如初。有专家说这是现代立交桥的雏形。看得出这小小的山村从始建之初就经过高人指点,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山是骨架,那么众多的泉水和古井便是这村子的血脉了。据衬里人讲,全村共有圣 水灵泉、长流泉和半井龙泉等大小泉眼、古井20余处,雨水丰沛时泉涌成溪、成河,顺势而下 ,向北穿过整个村子,也给这村子带来了灵性。如今朱家峪虽已连续四年大旱,但村民饮水尚 未出现危机。
有水便有桥。奇怪的是这小小山乡还曾大兴修桥之风,拥有大小桥梁30余座。 除了那两座 古立交桥外,村里八大景之一“坛井七桥”便成为石桥最为集中的地方。在村东南山下有一口 小肚子大的古井,故名坛井,井畔小河之上东南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而且拱桥、板桥形态各 异。水盛时桥畔村妇洗衣、孩子嬉闹,宛若江南。
为了保护好美丽的家园,1 9世纪中叶村民们在村西北雁落山和村东北的东山之间筑起一 道长一公里高约三至五米不等的石圩,中间筑了东西两个圩门,门楼上有了望台和箭垛口,下 为拱形门洞可行人通车。石圩内还有第二道防线,设东、中、西三座哨门,可谓戒备森严。如 今石圩已坍塌损毁,仅剩残墙,但圩门(礼门)和东西两哨门保留下来,成为独特的景观。
如今,在朱家峪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私塾,是一个紧凑的四合院,右边是厨房,左边是书房, 正对着主人的居室的则是一座两层的藏书楼,它的主人朱逢寅,因为教出了两个有名的举人, 被皇帝赐予了明经进士的荣誉称号。
村内有一座朱氏家祠,则体现了朱氏家族重视文化的传统。“光绪年间,1893年,朱 家朱凤皋考取了五品举人,因此立这个旗杆座,自古以来这个建筑就叫旗杆座,这是做官的一 种标志。再看上面那个七星图,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就是宋代理学家、哲学家、东方文化的杰 出代表朱熹,他也是儒家学派正宗继承人,他下生的时候,脸上右脸部有七个黑点,像天上的 那个北斗星,这是朱氏家族文运图腾,以此激励朱氏后人要刻苦读书,以求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
学堂介绍折叠编辑本段
鸦片战争以后,盗贼蜂起,在朱家峪这个封闭的山沟里,村民们的安全和财富受到了威胁 ,于是他们在周边的山上修建了一道防御性的围墙。成功地阻止了盗贼们的抢劫和掠夺,但坚 固的山墙却挡不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这个封闭的山村,也出现了遥远的德国的染料桶。随着 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朱家峪也不能再继续往日的旧梦。20世纪初,朱家峪开始有 了新式教育。
1932年,开明人士朱连拔、朱连弟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这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 的女子学堂,在此基础上,几年后,朱家峪开办了山荫小学,校门是仿照当时培养革命军官的 黄埔军校校门所建。
今天,从山脚下的新村穿过那古老的门洞,便会如时光倒流一般,将你带回那旧日的年代 ,朱家峪的水井、房屋、道路和桥梁,是中国北方山区村落建筑的典型,它浓缩了中国古代农 民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凝聚了中国北方农村一缕浓郁的乡情。
景观介绍折叠编辑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