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1:25 | 浏览:112
巴尔虎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本起的中国姓氏就一起来看看巴尔虎的姓氏来源和名称的由来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了解下。
巴尔虎蒙古,在历史上专指大兴安岭以西广阔的草原地区,也称呼伦贝尔。巴尔虎地区包括有陈巴尔虎草原、新巴尔虎草原等,均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地区。
巴尔虎由来
巴尔虎,是一个以游牧地区名称而得名的部族名称。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其部族原驻牧地在内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多桑蒙古史》言:“在拜哈勒湖(贝加尔湖)之东,因有巴尔忽真水注入此湖,故以名其地。”)。又拉施特《史集》:“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的营地和住所位于薛灵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称为巴儿忽真脱窟木地区的极边。”《元史》称“脱古木”为“脱古门”(蒙语,汉译为“窄”),也作巴儿忽真隘。巴儿忽真水,名以其地。巴尔虎部族,在于其驻牧於“巴儿忽真隘地区所”也。按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及游牧驻地名称命族名的习惯,他们便被称为“巴尔虎”了。
“陈”“新”由来
后来,巴尔虎蒙古人随着不断迁徙,分散到贝加尔湖的东部和南部。清康熙年间,有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诸部的属部。
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人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
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
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1734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新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巴尔虎巴尔虎、巴儿忽、拨野固、拨野古、拨也古、八儿浑、八儿忽、巴儿古惕、巴儿忽惕,读音作bāěrhǔ(ㄅㄚㄦˇㄏㄨˇ),通古斯语为Barghou。
巴尔虎人早期多系怙恃命名,按照传统的风气对初生婴儿用受古语来命名。可是喇嘛教传进后。有些怙恃则请喇嘛给耍儿命名,使巴尔虎人的名字收生了很年夜的变化。
巴尔虎人复音姓氏单音化的倾背,是汉语自己的节律风气制成的。汉族人称号姓名经常常使用两个或三个字,奇尔也用四字,但风气上不克不及跨越五个字。除往名字以外,姓氏就经常回支一个字了。据统计,从古到今活着界各天“一字姓两字名”的情势始末据有年夜多半。其次是“一字姓一字名”,再次是“两字姓一字名”和“两字姓两字名”。面前目今现今一共只有那四种姓氏情势。假如寓居在呼伦贝尔天区的巴尔虎人。未来在姓氏上回支汉字简称,也将不可防止的闪现上述状况。
巴尔虎是受古族中汗青最为悠久的一支,早在受古各部同一之前,“巴尔虎”就已屡睹传_『。《隋书》称之为“拨家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称之勾“拨家古”、“拨也古”等。《元史》称之为“八儿浑”、《受古秘史》称之为“八儿忽”、《史集》等称之为“巴儿古惕”。浑代的各类史料称之为“巴尔虎”,并因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