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2:31:44 | 浏览:118
家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一,现如今通过祖上流传下来的家谱找回祖籍的家族不在少数。家谱作为家族历史发展的记载,可你是否知道家谱居然也有假冒的吗?
那么,本期百家姓了解家谱有假的原因是何?
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国史述一国之古今、家谱载一家之源流。从古至今,近百代源流清楚、不紊不乱者,唯有孔氏家谱。荔波少数民族家谱,古存民间者有之,今天续写者有之,各姓家谱,蔚为壮观。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姓氏族源牵强附会、妄称北方。
清代咸丰年间,郑珍《荔波县志》载,荔波“苗蛮六种、聚族而居”。是讲在明清时期,荔波有六种少数民族即僮、水、侗、瑶、伶、佯,他们以宗族姓氏聚居在一个寨子、一个片区。明清本来没有布依族这一族称,归属在“僮”族里。僮即今天壮族,1953年周恩来总理认为僮字不雅,改写成“壮”字,喻意壮大、茁壮、壮美。而在贵州的“僮”族群体,自称为“百越”“卜越”“布依”等,均因各地方言不同所致,最后,1953年定名为布依族,形成了南北盘江为界线,江之南为壮族、江之北为布依族;形成了龙江水系上下游,上游为布依族,下游为壮族。
古称僮族,今分两族,因此人称“壮布一家”是有道理的。荔波布依族喜欢以“同宗同姓”“聚族而居”。一个太公膝下两个儿子,长子繁衍六个寨子,次子繁衍五个寨子,寨子之间毗邻而居,祖祖辈辈遵守始祖太公遗训:长子子孙以牛祭祀,次子子孙以猪祭祀。所以今天那六个寨子自称是“用牛房族”,那五个寨子自称是“用猪房族”,这在翁昂乡拉内村周边何氏得到印证。虽然掌管吉凶占卜、丧葬祭祀的布依先生,能说会写傩书经书,会使用“方块布依字”书写经籍,但至今没有发现用方块布依字留下的家谱。
布依族先民,早先是用布依族语言,唱着叙事诗一样的布依族长歌,朗朗上口吟咏自己的列祖列宗的勋迹,这是“口传家谱”。直到有一天,家族有谋得一官半职者,有博学多才考取秀才举人者,才用汉字编修自己的家谱,这是荔波少数民族汉字家谱的由来。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大多属于百越民族的后裔,他们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秦朝以前,就居住中国南方。布依族是其中的分支,属于百越民族“洛越”的一支,是居住中国南方2千多年前的原住民族。然而今天所见的荔波少数民族家谱,大多自称是宋代跟着某某将军征伐南方,或者是明代“调北征南”跟随部队从江西来黔。总之,荔波少数民族各个姓氏,不承认自己是原住民,都说从北方中原移民迁徙过来;先祖是中原汉族,迁徙留在贵州才变成少数民族。这与史书记载矛盾,也不符合百越民族秦朝以前就在南方的事实。
荔波周边县家谱也有编造之嫌,如南丹县清代编纂的莫氏家谱,说自己族源是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是狄青将军的部将;享誉“西南巨儒”的独山莫友芝,也自称莫氏原籍江南省江宁府上元县珠市巷人氏。而真实情况是,莫氏人口众多,居住在广西宜州、河池、环江、南丹,贵州荔波、独山;在唐代宋朝就有正史记载,这些地方都是莫氏土司统治之地,莫氏在唐宋时期已是强大的地方势力。不存在从北方随部队征伐南方留下,然后从小到大、漫漫繁衍的过程。三都县潘、吴、蒙、杨等水族大姓,在家谱上说祖先系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从江西来黔,定居三都荔波,而《宋史》记载,早在宋代,潘、吴、蒙、杨等水族大姓,就居住在抚水州(广西环江近邻之一州,即今天荔波佳荣、九阡)。
根据以上论述,莫友芝应该是中国南方原住民布依族后裔,潘、吴、蒙、杨等水族大姓应该是中国南方原住民水族的后裔,他们同属于古老的百越民族的后裔。中原是汉族地区,其语言、身材、服饰、风俗、民居,都难以在荔波少数民族当中找到交集之处。特别是语言,布依族、水族与汉族语言比较,难以找到交集。布依族水族语言同属于“壮侗语族”,是古代百越民族语言留存至今的见证,语言同时反过来证明:布依族水族确实是中国南方原住民族。
为什么总是存在编造从北方迁徙过来的呢?着名历史学家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他说: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甚至建立以后,真正的民族平等不是容易做到的。在历史上,北方迁来的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优势,当地的民族被称为蛮、夷,地位低,受到压迫,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所以当地的民族到有了一定地位,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修家谱,说祖上也是从北方迁来的,那就不是蛮子了,也成了汉族甚至中原望族的后裔,就能与汉族平起平坐了。所以现在的南方,比如广西、云南,好象都变成了汉人了,那当地少数民族到哪里去了呢?
江南、江西、广东、广西也是,到广东去,你若问当地人哪里来的,回答都是从北方迁来的,都是南雄珠玑巷人。怎么可能都是从这巷子里迁来的?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认同,因为当地的外来移民在社会上占了主流,所以土着居民要改变社会地位,只能把自己说成是同一来源的人。譬如云南已故的方国瑜教授,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着名历史学家,他是纳西族人。但在解放以前,他说是桐城方家,这是因为安徽桐城方家文化程度很高,人家认为了不得。
时如果他说是纳西族,人家会说他是蛮子,瞧不起他。解放以后他恢复真实的民族身份,现在他的墓在丽江公园里,被视为纳西族的骄傲。又如清朝贵州学者莫与俦、莫友芝父子,自称江宁莫氏,说是由南京迁过去的。解放以后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布依族。湖南很多人也是少数民族的后代,比如北京大学向达教授,曾任学部委员,“文革”期间去世,是溆浦向氏,一直以为是汉族。后来看了谭其骧写的论文,才知道自己是土家族,解放以后他就改成土家族。
翻阅封建社会的史籍,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蔑称比比皆是,对少数民族的称呼都加反犬旁,僮字改成“犭”旁、水字加“犭”旁、瑶字改成“犭”旁、侗字改成“犭”旁……公然侮辱少数民族形同兽类。所以,为了改变身份地位,家谱里纷纷编造自己来源于北方,是北方汉族迁来的后裔。今天,中国共产党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民族歧视民族侮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荔波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可以扬眉吐气地宣称,我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优秀的一员,是最早开拓南疆的稻作民族。我们不用再牵强附会地说自己是北方迁来的,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宣告自己是中国南方的原住民族。